很多年没去中关村了, 现在变的已经快认不出来了. 沿着332一线, 新起了很多新建筑. 北四环从以前有诸多中科院研究所那条街一直向西延伸连接了西四环. 丁字路口的西南角, 起了两栋高楼, 一个好像叫海龙大厦, 另一个是不是叫电子大厦. 听同行的朋友说, 这里是北京现在最新高科技电子产品的集中交易地. 逛大厦, 有点像逛大百货商场, 所不同的是在这里没有普通居家的日用百货, 有的全是电脑, 手机, 数码相机, 软件以及相关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虽然经营的主要是电子高科技产品, 但店家的布局结构和一般国内的农贸市场和商品市场相仿, 一个一个的柜台小店有生产厂家, 有分销商, 进口品牌的国内代理商. 东西是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 店家聘用的小姑娘小伙子大概收入和销售额相关连, 一路过去, 都是热情招呼. 几层楼逛下来, 买了几样小东西. 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成长进步和与日俱增的竞争国力.

北大南门往东到成府路那边基本都已经做了改造, 往西, 刚刚又推倒了一片校墙, 应该是在继续改造中. 传统风格建筑的西门应该算北大的地标之一吧. 从西门进去, 小桥流水,花团锦簇, 华标, 办公楼礼堂, 和谐秀美的传统布局, 风光依旧. 未名湖边的垂柳, 水中倒映的未名塔, 晨曦中早读的学子, 漫天飞雪中相依的情侣, 那些都是一幅幅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图画. 办公楼的南面, 新修建了一个塑有塞万提斯雕像的校史馆. 北阁旁边的草地上, 觅食的小鸟不时在草丛中雀越. 家里珍藏的影集里, 有一张照片, 背景是傍晚的南阁, 室友们毕业聚餐酒后徜徉校园的时候邂逅了老校长张龙翔, 和老校长的合影里, 永远留下了小哥几个面红耳赤的一刻历史.

校园里, 一张张青春的面孔, 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身影, 潜意识里, 仿佛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年前的影子------

勺园附近, 如约见到了两位分别近二十年的大学同学. 大学毕业后, 她们都留校继续了深造, 后来留校任教. 二十年的岁月, 不能不在大家的脸上留下些风霜. 但从彼此熟悉的神态表情里, 不难回想起那十七岁时的青春风采. 我们入校那一年, 一级全国招了两千多人, 平均年龄不到十八岁, 一群无拘无束的新鲜人, 为平静的校园增添了喧闹也带来了活力.

勺园的对面, 新起了一个瓦洛里楼, 里面的学院是我当年就读系科的前身. 改革开放进入了80年代以后, 政府管理, 对外关系,经济法律等人文学科的分量逐渐增加. 当年系里的一个专业后来办的挺红火, 各种创收不少, 很快也财大气粗的, 后来国内大学仿照欧美改制, 系科纷纷变成学院. 系里比较牛的专业自己也变成了学院. 而另外一个当时算坐冷板凳的专业被剔出去, 自己单成立一个系. 可是光阴交替, 风水轮洄, 因应国家在快速变革中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 分出去的科系之后也脱壳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学院, 而且还顶了个更大的帽子. 由此而来的是同一所大学, 同一门学科, 并存了两个独立的学院, 这大概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听两位女同学讲, 前几年的百年校庆可是件盛事, 十分的隆重热闹. 百年华辰, 海内外的老少校友共聚一堂, 叙旧话新, 那可真是难得的聚会啊. 只可惜, 当年人在北美, 没能去参加这一盛会, 很是遗憾. 从之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访问报道才知道, 以前的系办公室和比邻的几栋中式小楼敢情是当年燕京大学女生的闺阁. 讲起来, 有点惭愧, 四年在校的学习, 对以往校史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不知什么时候, 图书馆已改建过, 原来简单的长方形建筑改成了传统飞檐曲线的屋顶, 这样和周围的建筑群风格基本一致, 也更和谐自然. 只是与周围空间相比衬, 新图书馆占的比例好像太大了些, 压缩了不少视觉空间, 感觉还是有点紧张拥挤.

过了图书馆, 就到了从前最大的学三食堂, 现在已改建成了大讲堂, 相当于礼堂吧. 入校后, 记得是在这吃了第一顿饭. 可能是胆小的原因, 虽然那时学校还有三, 四个学生食堂, 可一年纪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吃饭的. 入学初期, 我们那些初出家门稚气未脱的新生, 言行举止, 看在累积四届经历丰富的大哥大姐们的眼里,大概是有点像不懂事的孩子. 用餐时分, 大家都要排队买饭, 有时侯人多队要排很长. 经常是后来的人看到一个同学站在队前面, 跟着就来几个插队夹三的, 对此, 大哥大姐们多数时候都表现出了大度宽容. 那时食堂里做事的人有时态度很蛮横, 大师傅和学生间时常会有矛盾冲突, 有一回排队的时候, 不知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一个怒气冲冲的大师傅抄着饭勺后面还跟着几个帮手出来和学生动了手, 一时间, 大家手上的馒头, 饺子,包子,饭团一起飞向了大师傅, 一场混战. 那时候, 女孩子刚流行穿比较昂贵的羽绒服, 鲜艳的红颜色就更是乍眼. 食堂里排队时, 有男同学会故意把沾着棒子面(玉米面)粥的饭盆往女生的羽绒服上蹭, 于是, 女同学漂亮的羽绒服上沾带着棒子面粥旮巴就成了校园里一道别致的景观.

大讲堂对面是后来成立的大名鼎鼎的光华经济学院的教学楼. 再往后是东门和附近新建的理科楼群. 虽然这片楼群也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格调, 以融汇于周围的氛围. 但感觉上, 同早期传统楼群的风格相比, 无论是形, 还是神, 都逊色了很多. 说起建筑来, 扯点题外话. 学文科出身的我对建筑虽没什么深入研究, 但一直比较感兴趣. 走出校门后更有机会国内国外到处看看, 也就有了点体会.

总体上来说,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中国和东欧闹了革命以后的多数国家一样, 在现代建筑方面, 如果说有什么风格的话, 也就是钢筋水泥的火柴盒了. 在这方面, 莫斯科, 东柏林和北京的许多现代建筑就像一个版制出来的一样. 从电视上看, 北朝鲜绝对也是这样一个表弟.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思想解放, 反应在建筑风格上, 大概是从单调的火柴盒转换成另一极的现代建筑实验室. 也许是从前封闭落后的太久了, 大家今天都一门心思奔现代化. 而西方的摩天楼以及各式各样超现代甚至是实验性的前卫建筑设计也都被当做是了现代化的主体标志.

然而,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其实是和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文学,艺术, 医学,饮食等一样,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组成部分, 在世界文化史里面, 也是独具风格的一派. 在欧美, 除了中国城以外,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都喜欢搞个Chinese Garden,小巧玲珑的一个小园子,飞檐红瓦,小桥流水,假山怪石,曲径通幽,虽然只是一片小天地,但从中还是能感觉到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另外一种文化意境,另外一种风格.

中国古人在建筑艺术领域的高深造诣,到了近现代,在建筑师们融合了西洋建筑风格中西合壁以后,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这方面,圆明园本来应该是经典传世之作.可惜,在十九世纪未列强的烧杀强掠之后,只残存了几根西洋馆的立柱留做国殇的物证让后人凭吊,遐想.这种中西合壁的传承建筑风格在民国以后,还是被传承了下去.49年以前南京,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一些建筑都是这样的风格,其中,南京的中山陵当属代表作.

我第一次看到中山陵时,觉得非常诧异,迥异于传统建筑的风格,宏伟震撼的气势,拾级而上的大理石台阶,传统的汉白玉石碑,西式的纪念堂.那中间既能看到故宫十三陵的影子,也隐含了雅典帕特农神庙和林肯纪念堂等西洋建筑的风韵.为有别于以往改朝换代的皇帝,建筑物顶的琉璃瓦也不在是金黄色的,而代之以素雅的淡蓝色.这样的建筑风格,49年以后在台湾大概一直延续了下去.从电视上看,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和圆山大饭店都属于这种风格的建筑.

大陆方面,建国初期的一些建筑也还带着一些中西合壁的风采,如人民大会堂,美术馆等.有一段时间,中苏比较亲近,又兴起了一些带俄式风格的建筑,如北京展览馆.之后,历经多年的反传统文化的运动,继承了传统的老一辈建筑大师或抑郁闲赋,或接受思想改造,最后大概都自然的落叶凋零.传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大概也就此断了香火.失落了自己的传统,今天的建筑设计比新,比奇成为时尚也就不足为怪.简单的古建筑模仿,更无法展现出一代继往开来大师们的神韵.如何寻找回自己那失落的悠久传统, 再现中华建筑艺术的瑰丽风采, 这可能也是当代中国建筑学人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说远了, 言归正转. 五四操场旁边的农园是个新建筑, 一楼是学生食堂, 二楼是很有点规模的对外餐厅. 中午为感谢两位同学的陪同, 在此请她们吃了便饭. 午后, 一位同学有事先走了, 和另外一位继续了校园漫步. 南门路边的宣传橱窗里, 是连战夫妇前不久访问学校的一组照片. 另一组是五一时候温家宝总理视察校园时和同学一起进餐的生活照.

三角地, 可谓是校园生活花絮的集锦, 还是和以往一样热闹, 除了墙上的海报外, 路边临时搭起的书桌, 有推销化妆品, 募捐, 讲座等诸多内容. 大概和北大走过的路一样, 三角地也经历了太多的风雨,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有太多的故事. 广告栏上关于各种时政学术社会问题的学者名人讲座, 帮助校园里面的莘莘学子了解了书本以外的人生和世界. 旁边的橱窗里, 时常有校园里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展览. 记得一次绘画展览中有一幅油画, 作者是我们系高几班的一个师兄, 油画的主题是圆明园西洋馆残存的拱型立柱, 在黑夜背景的映衬下, 鲜艳的血红色喷洒在火光中傲然挺立的石柱上, 油画的题目” 国魂”. 才华横溢的师兄师姐们为我们后辈的成长提供了人生的坐标指南.

宿舍区小路边的银杏树还是那样挺拔, 一向被男生环绕的35楼看起来很有点沧桑. 学一食堂倒也还是老样子. 37楼, 我们入校时的故居, 和周围的宿舍楼都已翻建过, 现在变成了女生的宿舍楼. 看到墙上的楼号, 脑海中闪现的是那张7个室友17岁在香山的黑白合影.

六个最早的室友里,四位毕业后继续读了研究生,一个进了新华社,一位留校做编辑.其中三个后来又转到了北美,一位据说一直在耶鲁博士博士后,有同学在杂志上看到过此君的文章.另一位普林斯顿拿的博士,哈佛做的博士后,之后受聘于东亚的一所大学,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和观点时常见诸于有关的报端新闻. 还有一个老兄家庭出现变故后, 好像是曲折到了美国, 十多年过去后, 也还是杳无音信.

逝者如斯, 人生如梦! 出了校门再入校门, 进入社会后, 国内工作后又常驻国外, 到后来, 离职出国留学, 从欧洲转辗于北美, 像从大树上掉下的一爿树叶, 被风吹得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远. 可是, 我始终都无法忘却那宿舍楼旁夏日里盛开的合欢花…… (未完待续)

江湖先生
12-1 于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