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中国实行强制六年义务教育?—因为现在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实施。

对于个人来讲,饱暖会思淫欲?对于国民来讲,饱暖应当思教育。(呵呵,虽不是很恰当,但是,就是这个理)。

为什么大家会羡慕欧美的教育?因为欧美有足够的财力和资源投入到教育上来。无他。

中国的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到底行不行?和欧美相比到底行不行?
我可以肯定告诉你,中国的教育水平很好,很行。
什么批判中国填鸭式教育,什么什么的,都是为现实失败找的理由,为找个理由而找的理由。

那么现实的事实又是什么?事实是中国很难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这个判断不是我一个人说,是共识,是经多年的事实证明的事实。
既然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水平好,但是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
我来解释。
大道至简。
有句话说:“过尤不及”。
这里的过不是说多背了多少书,多背了多少题,—这些是微观的,不是说的这些东东。
这里说的过尤不及当然也是说学过了,呵呵,怎么表述呢?
一个孩童,上小学,然后通过小学的教育获得了识字读书的能力,然后上初中,高中,大学。
那么,“过”在哪里?
当一个人具备了读书识字的能力,然后通过初中高中获得了更广泛各种知识文化。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有需要按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甚至,在现今的教育水平下,他们在初中后就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能力。–“独立思考探索世界“这个词我想表达什么呢?-我想表达说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更为直白的说就是”自由“。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探索世界,一个自由的自我的发展。
但是现实是什么呢?
现实是,当同学们具有了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能力的时候,却被压制,压抑下来了。同学们不得不在现有的教育内容的条条框框中生长,最后都成了工厂模式的产品。大都是雷同的,相似的工厂产品。
在同学们需要”自由“的以自己的能力来探索世界的时候,却仍然以条条框框的教学内容来教育他们。这就是”过“。
怎么办?惯性的形成不是谁说该就能该的。改变惯性需要大魄力。
这个惯性是什么?—上完了小学就上初中,接着上高中,接着上大学。就是这个模式,这种上完了这个学上那个学的惯性。
昔日国企经营困难的时候,壮士断腕的勇气让职工下岗。
现在的教育改革当然需要这样的勇气和魄力。–让大学下岗。把所有的大学让其自生自灭,自谋生路吧。虽然这里面伴随着痛苦,但是,改革不是需要代价吗?为了整体的发展,只能是牺牲局部的利益。当年的国企下岗职工不是都为国家已经做出牺牲了吗?
以上是”过“,然后回归到今天的题目:建议国家实行强制六年义务教育。
目前仍然有众多的孩童不能够接受到六年的小学教育。这是国民教育的”不及“。
但是,现在的国家具备这个经济能力,所以,及早的补充这个不及是上策。
那些不能接受到小学教育的孩童的未来是什么样?或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是从事小商小贩的工作。让更多的孩童接受到小学教育,就能够减少未来的小商小贩(就可以降低城管的工作量了。呵呵)
如果能够让全体国民的孩童接受的小学教育,将会影响深远,泽辟千秋。
如果现在能够实行,将会立马对现有的社会结构做出积极的影响。
将会引导资源积极的配置到教育体系上来。

作为孩童个体来讲,他们将获得基本的识字读书的能力,他们的一生将会获得自我(是自我)再提高的机会。
还有,他们将能获得娶媳妇的能力—好像大部分的老光棍都是没有文化的。(有文化容易骗得媳妇,呵呵)
让全体国民的孩童获得小学教育,能够解决掉未来的贫困人口,相信,稍微有些文化,他就可以养活自己。—–这与现时代的扶贫工作是遥相呼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