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的孩子

母亲每天都等着张一回家吃午饭,等待的时间从十二点到一点,其实张一的学校就在母亲住房的门口,走路不过五分钟。有时候我回家吃饭,张一回来,我们的午餐基本结束了。就见她慢腾腾地放下沉重的书包,对我们笑一笑,自顾地端起饭碗扒饭吃。一搁下碗,就起身到母亲的卧房去做作业了,做作业的桌子,是母亲老旧的缝纫机。下午2点过,她就往学校赶,晚上六点半到七点放学,晚餐,做作业到十一点,洗漱睡觉,第二天七点以前赶到学校早自习。她的眼睛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近视,笨笨的眼镜挡住了一对细细的一笑就弯成两个月牙的眼睛。张一长高了,可是背仿佛更弯,老是低着头,也许是眼睛怕光,也许是背上的书包压弯了她的腰,谁知道呢?看着她我就想,怎么读书会把人读成了这个样子?眼睛近视了,背驼了,样子变丑了,力量越发没有了。脾气更大,不容得别人说好坏,每天眦啦啦的,动不动就生气,哭叫,脆弱得很。让她做饭洗碗,不是没有时间做,就是喊累:能不能让我歇歇?我不禁质疑:我们究竟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不敢说:张一,不要读书了,去玩玩吧。你让她玩什么呢?房前屋后一个孩子没有,有的是坏孩子,没有人管,也许刚刚从网吧出来,寻找作案的目标、、、、、、、同龄的孩子都在闭门读书做作业,睡觉,要是她不做作业,明天老师就得叫家长去质问。

和张一同在一个学校的,是朋友的孩子子凡,张一和子凡都是我在教委的同学弄进去的,那是个名校,一般孩子想进还进不了,得通过各种关系,各样渠道。每年考重点高中,考取的人数都排第一。朋友说子凡回家正常走四分钟,可子凡得花半个小时,他的家就在学校对面,学校那面属于学校的招生范围,对面就不是。子凡告诉他妈妈:我每天就是放学时候最快乐,因为这个时候我才可以歇歇,边走边玩玩,和同学讲讲话,玩玩魔方。朋友说:唉,太可怜了,有天看着他是怎么慢慢磨回家的,都不忍心再说他什么。有天回家,停电了,我让他戴着我玩户外的头灯做作业,第二天被老师叫去,说他没有交一科作业,我要解释,老师说,不要找任何理由为孩子开脱,我在一边,什么话都不敢说。

洋洋上小学的时候,说伟人都怀念他们的童年,我得好好过我的童年,将来有好回忆的。我可不想做读书机器。他回家吃饭,看看电视,早早睡觉。后来考试,上了一个所谓重点的合并成一本的学校,说他们的学校有一万多人在荒郊野外,老师上完课就回城里去了,那些老师水平太低,无法给他们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像一群圈住的羊,学着老旧的书本知识,混混噩噩,无所事事。以后毕业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怎么就没有一个有思想的大师,教他们怎么生活呢?难道读书不为以后能更好地生活么?他说他想退学了。我说,你有几个选择:第一,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考试成绩一样,你还得上这样的大学,考不起,你可以选择学外语,考国外的,去国外读书,回来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成本翻倍,工资待遇也许还养不活自己;其次,平凡生活,学一项技能,给你一点资本金,慢慢富裕,要文凭可以参加自考。他思考了一下,选择继续读书。

同学把孩子从重点中学转走到一般的学校,说每天孩子做作业到一两点,第二天休息不好,弄得神经衰弱。管他啦,比起成绩,我要一个健康孩子。可今年孩子要初中毕业了,她害怕不能上重点,还是得让孩子每天抱着书本啃。她说:孩子很乖,会自己学习了。因为实在没有可去的地方,也没有好玩的东西给他玩儿。

先生说,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闭了,不会旅游,不会团结合作去做事,一起出去玩,就是呆在屋里,看起来怪怪的。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呢?一个教育厅的科长关注了我省二十年考上北大清华的状元学生,得出了结论是,他们没有谁做出让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几乎默默无闻,一无长物。

记得以前孩子们都喜欢读书来着,有各种各样刻苦读书的故事,而现在问问孩子,你喜欢读书么?他们会异口同声:不喜欢。那你喜欢做什么?想想,没有什么可做的,就说:不知道。好像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不读书,他们到底可以做什么?还是不得不读书去,学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慢慢长大。

父母对孩子又能够做什么呢?是否是这样的: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看来,在中国,做父母不易,做孩子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