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文姜出嫁

管夷吾与鲍叔牙把个曲阜城里城外仔仔细细访察了个遍,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乃至民居街巷,商农甲旅,无不熟烂于胸。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曲阜城中新土铺地,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宫门和城门也都新刷了朱漆,从宫门到城门的中路上,特地铺上青石,路两侧又移种了桃树,此时虽然已是孟秋,桃花尽落,只剩满树的翠色,但间杂着用彩绸做的花结,也煞是夺目。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待着那位灿若桃花的美人――文姜的到来。

齐厘公有三子两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诸儿,已经立为世子;次子纠,三子小白,当时都年纪尚幼。小白就是后来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两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宣姜,早年嫁与卫宣公做夫人。幼女便是这个将要成为鲁夫人的文姜。文姜长地娇艳无比,可谓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天生绝色,又因博古通今,颇具文采,因此叫做文姜。周朝时,王室诸侯的女儿出嫁后,其名字的叫法之一,是将父亲的姓或国家名放在名字的后边,文姜的文是她的名字,姜则是她父亲的姓。

世子诸儿比文姜年长两岁,因年纪相仿,自小一起玩耍嬉闹,并无防范。待诸儿成人之后,身高体健,又粉面朱唇,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举止轻薄,多淫好色,见妹子文姜娇媚如花,便动了淫亵之心,竟时时以言语挑逗。那文姜也渐解风情,慢慢地就与她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情愫暗生,勾眉搭眼起来。兄妹二人一推二就,你情我爱,就差行燕尔之好。虽说先秦时候,男女之事还没有汉朝以后那么严格禁锢,再者齐国向来有蛮夷之风,但兄妹之间有男女之事,便不免过于出格。

后来,齐厘公为世子诸儿娶宋庄公之女为妃,按照当时的规矩,诸侯之间嫁娶,友好国要以宗室女儿从嫁。所以,鲁国和莒国各送宗室女儿从嫁宋女到齐国。齐世子诸儿因新婚,又碍着规矩,便与文姜来往见疏。直至后来文姜许婚鲁国,诸儿念起前情,便偷偷遣宫女送花给文姜。文姜见诸儿送花,不免百感交集,遂将那花捧在手里,对着花儿痴痴地发呆。文姜正在兀自呆想,突然见那花间夹着一小卷白绢,忙拿出来打开细看,却见娟上有荧荧小字,乃一小诗,曰:“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此处音查,浮草、枯草之意)。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看了诸儿的短诗,知其心意,便也在一白娟上回诗一首:“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文姜却是有才,然而当时女子的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只在男女情意上留下只言片语罢了。

诸儿得了文姜的回诗,心中大喜,但一来碍着三个妻妾,二来文姜就要出嫁,礼数规矩自是比以前严格,难有机会见面,心里不免又急又憾。

再说鲁桓公姬允,自从齐侯许婚之后,对齐侯格外殷勤,又亲自到齐国嬴地(今山东泰安)纳币,比常礼加倍,以示隆重,齐侯心中非常高兴。

将届吉期,鲁侯先遣鲁公子翚(音灰,飞翔之意)到齐鲁边界迎候文姜。齐侯也准备送女到鲁国完婚之事。世子诸儿对父亲请求:“齐鲁两国,世代交好,而今我妹将出嫁鲁国,真美姻缘也。孩儿不才,愿送妹子过鲁境完婚。”

不想齐侯却说道:“鲁侯已经停驾中道,又着鲁公子翚迎亲边境,礼仪周全。我要亲自送女,以示隆重。你只留在都中守国即可。”

诸儿没有办法,只得怏怏退下。等到文姜起身之日,她先到各宫辞别诸妃,最后来别世子诸儿。因有诸儿妃子及一干宫人在侧,兄妹二人也不便多言,只是借着眉目传情罢了。待文姜上了温车,诸儿再忍耐不住,竟不顾礼数,挨到车前,隔帘对妹子文姜悄声说道:“妹子不要忘了‘叮咛’之语。”

那文姜在温车之内,听诸儿如此言语,止不住泪眼婆娑,叹一口气,软语说道:“哥哥保重吧!”

齐厘公因对幼女文姜十分疼爱,遂命世子诸儿守国,自己亲自送女过境完婚。其实,这是不合当时礼数的。按照《周礼》的规定,诸侯娶妻由卿出境迎亲,所以鲁侯派公子翚在齐鲁边境等候文姜。而诸侯之女出嫁,如果夫家是大国,则由上卿送亲,夫家是小国,则由上大夫送亲,没有父亲亲自送女出嫁的规矩。

齐厘公亲自送女儿过境完婚,从人如云,排场十分壮观。齐厘公先在齐鲁境上会了鲁公子翚,然后一起继续前行,在中道与等候在那里的鲁桓公相见。鲁桓公对齐侯行了翁婿大礼,然后大排筵宴,款待齐国君臣,所有从人也都一并厚赏。

次日,齐厘公告辞归国,鲁侯则迎文姜回都正式成亲。

文姜到了曲阜,城中早已是张灯结彩,管乐齐鸣,好一派喜气洋洋。一路上围观的百姓将路两边挤地水泄不通,人人争堵这难得的君侯大婚场面。进了宫来,礼官先引领鲁侯夫妇拜过太庙,再拜过天地以及四方神灵,然后有人将祭肉奉上,让鲁侯夫妇同食,叫做‘同牢而食’。又拿葫芦一剖两半,请夫妇各执一半,取酒对饮,这叫做‘合卺(音仅)合酳(音印)’。同牢而食,合卺合酳,表示夫妇同体,尊卑相同。最后,鲁侯偕夫人文姜在大殿上接受满朝大夫、各族宗妇的朝见,至此,婚礼才成,文姜正式成为鲁国夫人。

鲁侯自娶了文姜,见文姜世间罕见的绝色,且聪明会诗文,父家又是强大的齐国,遂对文姜敬爱非常,宠溺有加,这且不表。

再说管夷吾鲍叔牙二人,与曲阜城内其他老百姓一样,挤在路边见证了这桩上层建筑者们的强强联姻。不过,二人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年后,他们竟然有机会与这位美艳的鲁夫人过招,这是后话。

鲁侯大婚之后,管鲍二人收拾心情,带着剩下的丝绸和药材,与鲍封、鲍立两个家人一起,继续北上往齐国而去。

路上,二人边走边谈。管夷吾先问道:“此次鲁侯大婚,兄可知有无不合古礼之处?”学以致用,夷吾大概要考考鲍叔牙在礼法方面的学问。这种提问加讨论,不但温故而知新,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看法,进而发现深层次的东西。鲍叔牙非常喜欢与管夷吾之间的这种讨论,因为经常可以听到管夷吾精辟独到的见解,常让他有顿悟的感觉,也让他越来越敬佩管夷吾。

听了管夷吾抛来的问题,鲍叔牙狡黠一笑,欣然答道:“诸侯之女,若嫁同等国家,下卿送亲;若嫁大国,则上卿送亲;若嫁天子,则诸卿一起送亲,以示对天子的敬重。而父亲送女出嫁,从古至今,都没有过。所以齐厘公亲自送女儿入鲁境完婚,不合礼法。”鲍叔牙说完,歪头笑眯眯看管夷吾的反应。

管夷吾点头微笑,言道:“兄长所言甚是!昔日太公望初建齐国,因循当地的夷人风俗,把周礼简化,使当地百姓容易接受和执行。当时周公知道后,曾经感叹:‘我们鲁国的后代将来肯定要北面事齐!’因为齐礼崇尚简单,简单则百姓容易遵守,百姓遵守礼规则百姓容易富足,百姓富足则百姓容易顺从,百姓顺从则百姓愿意归附。百姓归心,国家又怎能不强呢?”后来管夷吾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此时已经有了萌芽。

鲍叔牙接着管夷吾的碴口说道:“齐国礼节简化,那周公之礼又将置之何地?”

管夷吾不慌不忙,拉了拉手中的马缰绳,答道:“简化周礼不是说没有礼教。所谓礼者,是国家之根基,国家若是没有根基,那么必然大乱。太公望刚建齐国时,必须简化繁杂的礼乐,才容易实施。但是齐国从太公望到现在,已经十余世了。国家越来越大,而礼规却越来越疏忽,有礼规却不执行,有法度却不遵守,我看离国乱不远了。”

鲍叔牙点点头,说道:“我看鲁侯迎娶姜氏,排场过于隆重奢侈,花费也太庞大,其溺爱之心十分明显,溺爱就会顺从,一国之君顺从君夫人,礼节就乱了。君夫人乱了礼节,那鲁国离乱也不会太远了。”

管夷吾向鲍叔牙一扬拳头,表示对鲍叔牙的敬佩,二人有说有笑,继续奔齐都临淄而去。

苏犁末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