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9年,周朝都城镐京。

周幽王为了取悦美女褒姒,把正宫申后打入冷宫,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宜臼为庶人,满朝文武俱心怀不平,尤其是周幽王岳丈申候,得知女儿的中宫大位被褒姒霸去,外孙宜臼又被废,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

可是这褒姒占了后位依然郁闷,整日里冷着俏脸,对周幽王都带答不理。一帮附炎趋势的小人就变着花样逗褒后高兴,因为褒姒爱听绸缎撕裂的声音,于是周王下令,尽出府库所藏各色丝绸,与褒后撕扯取乐,如此暴殄天物,真不可恕。

后来,绸缎也撕烦了,褒姒又恢复了冰霜冷脸,身边的人只好再绞尽脑汁地想些新招儿。最后,周幽王的近臣虢石父,想了个妙法,终于逗得美人展颜一笑。这个绝妙的主意就是玩火!而且一把火就把周朝的都城烧了个干干净净。

当时的周王是天下共主,威望最高,如果谁不服,敢来捣乱,周幽王的禁卫军就点起烽火,然后烽火台一座座烧下去,而各地诸侯一看烽火烧起,一刻都不敢耽误,赶紧整治军队,火速来勤王,这就是烽火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而这个昏庸透顶的周幽王竟然拿这么重要的东西闹着玩,目的仅仅是为了博美人一笑,真是蠢材!如果说裂帛取乐是作孽,那这烽火戏诸侯就是作死了。

话说这日,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起驾与褒姒来到骊山,命左右点起烽火。于是,烽火一路烧下去。各路诸侯见烽烟连起,哪敢耽搁,立刻举兵点将、整车备马,纷纷望周都而来。真个是古道车鳞鳞,芳草马啸啸,一路路大军马不停蹄连夜赶到骊山,却见骊山之上红袖飞舞、弦音袅袅,那痴幽王与美褒姒正欢歌笑语饮酒作乐。只可怜各路军马疲惫而来,见到这一番情景,全都丈二和尚楞在当场。

这时候,幽王传下话来:“幸无外寇,不劳跋涉。”就这么廖廖八个字,便把各路勤王诸侯及其军队的舟车劳顿给打发了。在褒美人嫣然一笑、百媚俱生的瞬间,一座座火山也在各路诸侯的心中酝酿,只等那爆发的一刻。宁骂文臣,不戏武将,由此看来,周幽王不具备为君者的政治素质。

当时的周天子和各路诸侯的关系,还不象后来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儒式极端,属于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形式,可以说没有绝对的中央集权。周天子武能制约诸侯的,是以诸侯制诸侯;文可束缚诸侯的就是周公旦的周礼。

周幽王以君戏臣,首先打乱了礼法,失信于诸侯。远古时候,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难达,这烽火台就是周王和各诸侯的纽带及信任的基石,那幽王却把纽带一把扯断,基石一锤砸碎,把好端端的一个大西周断送在美人的回眸浅笑上,真是让人又怜且恨。

再说那申候,眼见诸侯对周王心生怨恨、啧有烦言,就趁机起兵叛乱。申侯起兵叛乱倒也罢了,过分的是他竟然纠集北方的外族犬戎,一起杀奔王京。从这点看来,申候算是后世吴三桂们的祖师爷,引狼入室的开山鼻祖。这犬戎未经王化,哪里讲什么君君臣臣,三下五除二,就灭了镐京,并在乱军中杀了周幽王,还放了一把大火烧了镐京,然后敛了财物,卷尘而去。

犬戎走后,申侯带领群臣拥立自己的外孙也就是被废的太子宜臼即位,这就是周平王。犬戎此番南下中原,通过申侯引领,探熟了来中原的道路,又见识了中原的繁华。第二年,犬戎主意犹未尽,顺着原路,再次侵扰中原。这回不但抢了财物,还占了周朝岐、丰两地,有逼临镐京之势。周平王遂心怀惧意,不得不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西、东两周的历史分水岭。从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东周是称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称。

俗话说,有是君便有是臣,在西周灭亡的这场历史大戏中,周幽王与申候可谓绝配,应该分获最佳男主配角,褒姒自然是最佳女主角。

西周的灭亡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使外族熟识了中国的道路,见识了中国的繁华,开启了其贪心和野心,从此各朝各代都受到了来自北方外族的骚扰入侵甚至取而代之。其二,周天子的威望扫地,不但各诸侯对周天子的信任无限降低,也对周天子起了轻视之心,是东周长达五百五十年中原大内战的起点。

平王崩后,其孙姬林继位,史称桓王。桓王时代,臣子目中无王,几乎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此时的周天子,其威望已经是江河日下,名义上是共主,实际上在臣民眼里,就是一方诸侯,甚至一些大国说话都比他有份量。

终于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的时候,发生了郑庄公的大将祝聃(音丹)箭射王肩的事件。自此,周朝式微,诸侯做大,王权的土崩瓦解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

苏犁末
2007年11月初